北京语言大学20春《组织行为学》作业2答案
2024-02-01
北京语言大学20春《组织行为学》作业2答案
1.()是指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即表现与需求的一致。
A.角色知觉 B.角色期待 C.角色培训 D.角色同一性
答案:D
2.斯金纳认为()是行为产生的原因。
A.需求 B.强化 C.学习 D.动机
答案:B
3.根据下属参与决策的程度维克多·弗罗姆和菲利普·耶顿提出了()理论。
A.领导者—参与模型 B.菲德勒模型 C.情境领导模型 D.下属—参与模型
答案:A
4.被称为“团队角色理论之父”的是()。
A.贝克尔 B.艾伦 C.梅雷迪思·贝尔宾 D.梅耶
答案:C
5.弗雷德里克·泰罗是()理论的代表之一。
A.行政管理理论 B.系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官僚制理论
答案:C
6.头脑风暴法所分的小组的范围限定在()人。
A.5-15人 B.4-8人 C.4-12人 D.2-3人
答案:C
7.()是领导活动的最终目标和归宿。
A.领导效能 B.领导效率 C.领导利益 D.群体利益
答案:A
8.下列不属于艾森克三因素理论的是()。
A.精神质 B.神经质 C.外倾性 D.内倾性
答案:D
9.在组织战略中,提出“战略—结构”组织设计原则的是()。
A.霍夫斯坦德 B.钱德勒 C.皮尔尼克 D.斯皮尔曼
答案:B
10.认为社会学习的关键在于榜样的影响力的理论是()。
A.社会学习理论 B.模仿学习理论 C.格式塔学派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A
11.能力的核心因素是()。
A.环境理论 B.智力理论 C.心理因素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答案:B
12.下列关于性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文化对人的性格也有影响作用 B.性格与工作绩效间呈现弱相关 C.家庭因素对性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上 D.学校对人的性格无作用
答案:D
13.由一种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或内部动力称为()。
A.需求 B.追求 C.榜样 D.动机
答案:D
14.下列关于职权和权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职权是一种基于掌握职权的人在组织中所居职位的合法的权力 B.职权包括法定权奖赏权和惩罚权 C.权威更多地与个人特征有关 D.权力和权威没有区别
答案:D
15.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失调的程度同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
A.正比 B.反比双向比例 C.两者无关
答案:A
16.人际交往的普遍原则包括()。
A.相容原则 B.平等原则 C.信用原则 D.互利原则
答案:ABCD
17.在西方组织行为学中,关于人性的假设理论包括()。
A.自我实现的人 B.经济人 C.社会人 D.复杂人
答案:ABCD
18.魅力型领导的共同特点有()。
A.追求变革、应变与求实 B.自信与远见卓识 C.对目标的坚定信念 D.不循规蹈矩与清楚的表述能力
答案:ABCD
19.培养员工组织承诺的途径()。
A.通过沟通和支持来培养组织承诺 B.通过招聘甄选合适的员工 C.通过培训宣传来培养情感承诺 D.通过内部晋升来培养情感承诺
答案:ABCD
20.费德勒模型理论指出,情境要素包括以下()方面 。
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B.被领导者的好恶 C.职位权力 D.任务结构
答案:ACD
21.组织承诺的前因结果模式是由著名学者斯蒂尔斯提出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2.扁平化组织属于传统的科层制组织范畴。()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23.团队建设不利于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24.影响员工从众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5.组织是一个开发的,具有特定目标的协作系统。()
A.正确 B.错误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