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习电脑知识

个人学习电脑知识

东北师范大学20秋《小学教学技能》在线作业1答案参考
2024-02-15

东北师范大学20秋《小学教学技能》在线作业1答案参考

1.介入型倾听的方法是()
A.全神贯注法 B.追问深入法 C.微笑点头法 D.不露声色法
答案:B

2.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儿童在有指导、有成人帮助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和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异。也就是两个邻近的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指的是()
A.先行组织者 B.范例式教学 C.强化原则 D.最近发展区
答案:C

3.根据()可以把教学语言分为单项传输语言、双项传输语言和多项传输语言。
A.教学语言的信息流向 B.教学语言的功能 C.教学语言的内容性质 D.教学语言的针对性
答案:B

4.()评课一般以年级组或教研组为单位。
A.观摩性评课 B.提高性评课 C.研究性评课 D.检查性评课
答案:B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提问过程是一个学生向教师的反馈过程 B.课堂观察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觉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和教学反应的技能 C.教师的板书对学生来说就是示范动作,学生时时在模仿 D.教师在倾听学生讲述时应该保持沉默
答案:C

6.心理特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情感 B.认识 C.意志 D.性格
答案:D

7.认知失调程度与()有密切的关系。
A.认知环境 B.认知心理 C.认知要素 D.认知时间
答案:C

8.下列有关记叙式教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记叙式教案是主要用文字形式将备课的结果表达出来的教案 B.记叙式教案的教学信息容量较大,表述细致,编制简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教案形式 C.记叙式教案的具体编写方式有两种:一是讲稿式的详案,二是纲要式的简案 D.具有言简意赅、重点突出、使用方便的特点,它把上课时的各种因素,如教学内容、形式、板书、时间、教学设计等,加以合理组合,相互对应地写进教案
答案:D

9.演绎法是用于前后环节的教学内容在逻辑上是()关系的衔接方法。
A.类比 B.逐层深化 C.推论 D.相反
答案:C

10.教学过渡最主要的作用()
A.承上启下 B.因材施教 C.错落有致 D.前后呼应
答案:A

11.板书分为正板书和副板书,正板书是指()
A.经过一番精心设计而组合排列在黑板上的一些符号,通常写在黑板中部突出位置 B.运用简洁的重点词句,分层次、按部分地列出教材的知识结构提纲或者内容提要的板书形式 C.通过摘录、排列教学内容中几个含有内在联系的关键性词语,将教学的主要内容、结构集中地展现出来的板书形式 D.围绕某一教学主线,抓住重点,运用线条和箭头等符号,把教学内容的结构、脉络清晰地展现出来的板书形式
答案:A

12.()策略主要是以教学任务的类型为中心实施教学的策略。
A.形式型 B.内容型 C.方法型 D.任务型
答案:D

13.()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了解与关爱,是行之有效的师生交往方式。
A.提问 B.讨论 C.个别指导 D.作业交往
答案:C

14.善于理解以逻辑序列呈示的词语的和符号的信息,因而喜欢阅读和听课的教学方法的学习者属于哪一学习风格类型()
A.具体——序列型 B.具体——随机型 C.抽象——序列型 D.抽象——随机型
答案:C

15.()是补救教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A.增加练习 B.个别指导 C.重新教学 D.再次测验
答案:C

16.下列不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的是()
A.学习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 B.学习是被动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 C.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 D.强化是学习的关键
答案:A

17.()一般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使教学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绝对评价
答案:A

18.教学反思的最高境界是:()
A.交流探讨 B.借鉴听课评价 C.反思札记 D.行动研究
答案:D

19.()是指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确定教学综合目标的到达程度并对教学成果进行全面评定。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绝对评价
答案:C

20.分析法是用于前后环节的教学内容在逻辑上是()关系的衔接方法。
A.类比 B.逐层深化 C.推论 D.相反
答案:B

21.教学技能与()是相互联系的
A.教学理论知识 B.教学实践知识 C.教学经验 D.教学能力
答案:AD

22.下列属于教学评价的方法有:()
A.自评与他评 B.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 C.科学评价 D.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答案:ABD

23.说学情应重点关注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A.已有知识和技能 B.教学方法 C.学习方法和技巧 D.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答案:ACD

24.教学技能对内表现为()功能体系。
A.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 B.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技巧 C.心理特征 D.个性特征
答案:ABCD

25.教学语言技能的提高途径:()
A.提高内在修养水平 B.锤炼语言外化技巧 C.在实践中不断追求 D.应变
答案:ABC

26.广义的教学语言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
A.教学口语 B.书面语言(如板书、作业批语等) C.课堂辅导 D.体态语言
答案:ABD

27.通常根据常规课堂的需要,可以将课堂管理分为:()
A.行为替换法 B.诱导型管理 C.创设情境法 D.监督型管理
答案:BD

28.教师在运用眼神与学生交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注视的方式 B.注视的时间 C.目光的合理分配 D.适合学生
答案:ABC

29.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华生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斯金纳
答案:BC

30.课堂讲授的科学性指的是()
A.讲授要生动、形象 B.讲授要有启发性 C.讲授的内容要科学、语言要科学 D.讲授的态度要科学
答案:CD

31.教师应将注意力合理地分配给每一个学生。()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2.教师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3.教学能力知识是人脑中形成的教学经验系统。()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34.教师的目光不能忽略任何一个方向的学生,分配不合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5.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用多媒体设备代替教师讲授。()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36.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为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提供了可以操作的各层次的具体标准,有利于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7.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事实性知识,学习还要求积极思考并且产生行为,要求将学习置于知识产生的特定的物理或社会情境中,学习更要求学习者参与具体情境中的真实的文化实践。()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8.实验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学习,从而获得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39.组织和维持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40.谈话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或班级的形式,围绕某一中心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A.错误 B.正确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