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习电脑知识

个人学习电脑知识

21春南开大学《环境法》在线作业-4参考答案
2024-03-12

21春南开大学《环境法》在线作业-4参考答案

1.年满()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植树或其他绿化的义务
A.8 B.11 C.16 D.18
答案:B

2.我国行政机关对环境纠纷当事人之间就赔偿责任的争议作出处理的性质是()
A.行政命令 B.行政仲裁 C.行政调解 D.行政裁决
答案:C

3.进口列入限制进口目录的固体废物,应当经()审查许可
A.国务院环保部门 B.国务院对外贸易部门 C.国务院环保部门和国务院对外贸易部门 D.国务院
答案:C

4.我国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机构是()
A.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B.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C.国家环境保护部 D.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答案:C

5.大气污染排污收费制度可以表述为()
A.达标、超标双重收费的制度 B.超标收费的制度 C.排放即收费制度 D.达标排放、超标违法的制度
答案:D

6.以下关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无过错责任是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时也要对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B.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中,无过错责任是一项普遍使用的民事规责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理念 D.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规定,在遭受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即免除排污单位的民事责任
答案:D

7.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事先向()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A.省级人民政府 B.当地公安机关 C.当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
答案:B

8.以下不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的分类是()
A.土地利用规划法 B.环境污染防治法 C.环境标准 D.自然保护法
答案:C

9.在环境法中使用公害一词最早的国家是()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答案:B

10.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是()
A.《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D.《城市规划法》
答案:B

11.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规定的宪法是()
A.1945年宪法 B.1972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答案:C

12.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危险责任原则
答案:B

13.由()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A.国务院林业部门 B.国务院环保部门 C.国务院农业部门 D.国务院地质矿产部门
答案:B

14.有人把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A.原生态环境问题 B.次生态环境问题 C.自然环境问题 D.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B

15.我国《渔业法》规定,渔业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A.以捕捞为主 B.以加工为主 C.以养殖为主 D.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
答案:D

16.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主要体现了()
A.民主原则 B.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 C.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D.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答案:B

17.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
A.宪法 B.民法 C.环境基本法 D.立法法
答案:A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措施不包括()
A.警告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D.记过
答案:D

19.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当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音污染时,施工单位必须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等情况的期限是()
A.在工程开工前5日内 B.在工程开工前15日内 C.在工程开工后5日内 D.在工程开工后15日内
答案:B

20.以下属于无限资源的是()
A.土壤 B.潮汐能 C.矿藏 D.风能
答案:D

21.以下自然资源属于耗竭性自然资源的是()
A.太阳能 B.潮汐能 C.土地资源 D.原子能
答案:C

22.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与()
A.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 B.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 C.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防治 D.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污染的防治
答案:D

23.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
A.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基础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
答案:B

24.体现我国环境法律的量化和技术指标的是()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D.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答案:B

25.在国际环境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际环境法最主要渊源的是()
A.国际习惯 B.国际条约 C.一般法律原则 D.软法
答案:B

26.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可分为()
A.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B.重大环境事件 C.较大环境事件 D.一般环境事件 E.轻微环境事件
答案:ABCD

27.以下属于环境法保护对象的有()
A.池塘里的青蛙 B.马戏团里的大象 C.农民种植的庄稼 D.草原上放牧的牛羊 E.野生东北虎
答案:AE

28.环境侵权的免责事由一般包括()
A.不可抗力 B.意外事件 C.第三人过错 D.受害者过错 E.紧急避险
答案:ACD

29.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可以()
A.加收超标准排污费 B.责令停业 C.继续限期治理 D.关闭 E.罚款
答案:ABDE

30.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和单行法的关系是()
A.它们同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B.基本法内容较为抽象,而单行法内容较为具体 C.单行法是对基本法某一方面规定的具体化 D.基本法效力高于单行法,单行法不能违法基本法的原则和立法精神 E.基本法对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进行全面的规定,单行法针对特定的环境保护对象作出规定
答案:ABCDE

31.以下属于软法的有()
A.《生物多样性公约》 B.《内罗毕宣言》 C.《斯德哥尔摩宣言》 D.《里约宣言》 E.《海洋法公约》
答案:BCD

32.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A.主观过错 B.行为的违法性 C.损害结果 D.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答案:CD

33.许可证管理程序大致分为()
A.申请 B.审查 C.决定 D.监督 E.处理
答案:ABCDE

34.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经济责任 E.环境责任
答案:ABC

35.“协调发展”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关系是()
A.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B.二者的目的都是未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二者都认为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可以协调的 D.“协调发展”原则是从横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求 E.“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从纵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
答案:ABCDE

36.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
A.农用地 B.耕地 C.建设用地 D.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 E.未利用地
答案:ACE

37.下列关于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B.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C.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 D.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 E.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答案:ABD

38.下列哪些地方需要执行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A.居住区 B.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C.特定的工业区 D.文化区 E.农村地区
答案:ABDE

39.生物多样性是指()
A.基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境多样性 D.生态多样性 E.植物多样性
答案:ABD

40.《环境噪声防治法》上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包括()
A.医院 B.学校 C.机关 D.科研单位 E.住宅
答案:ABCDE

41.与一般固体废物相比,危险废物要执行()等特别的管理制度
A.清洁生产制度 B.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标识制度 C.经营许可制度 D.转移管制制度 E.危险物质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制度
答案:BCDE

42.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B.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C.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一般情况下行政处罚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D.当事人对复议决议不服的,可以在30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E.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答案:ABE

43.我国环境法上的“三种效益的统一”包括()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环境效益 D.文化效益 E.政治效益
答案:ABC

44.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包括()
A.警告 B.罚款 C.记过 D.降级 E.开除
答案:ACDE

45.下列关于“环境污染”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有()
A.环境污染一定与人类的生产或生活活动有关 B.环境污染就是对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现象 C.环境污染不仅包括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而且还包括诸如噪声、振动、热辐射以及放射性物质 D.出于预防原则的考虑,只要是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进入了环境都应该作为环境污染物来加以控制 E.那些被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妨害列了环境的美学价值,也可以认为是污染物
答案:ACE

46.生态系统由()组成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有机物 D.无生命物体 E.消费者
答案:ABDE

47.我国水资源费的征收范围和对象包括()
A.直接从江河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B.直接从湖泊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C.直接从地下水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D.家庭生活少量取水 E.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少量取水
答案:ABC

48.第二环境问题可分为()
A.自然环境的破坏 B.食物公害 C.环境污染 D.自然资源的开采 E.交通拥挤
答案:AC

49.为规范渔业养殖,防止不合理捕捞活动对渔业资源造成破坏,我国《渔业法》规定的管理措施包括()
A.实行与也限制制度 B.实行渔业养殖使用证制度 C.鼓励和扶持外海和远洋捕捞 D.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 E.限定捕捞场所、时间、方法和工具
答案:BCDE

50.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A.大气 B.海洋 C.矿藏 D.自然保护区 E.人文遗址
答案: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