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习电脑知识

个人学习电脑知识

21春南开大学《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2024-03-30

21春南开大学《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1.以下哪一个不属于有效激励行为的内容()
A.保健激励 B.成就激励 C.控制激励 D.责任激励
答案:A

2.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是()
A.知识共享 B.获取竞争优势 C.构建学习型组织 D.打造知识团队
答案:A

3.下列因素不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是____
A.公平的报酬 B.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C.舒适的工作 D.融洽的同事关系
答案:C

4.下列职业锚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与价值观的互动 B.可以通过各种测试而预测 C.职业锚在正式后可以被较快的发现 D.职业锚一旦形成就会保持不变的
答案:A

5.下列不是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是____
A.信息知识 B.欲望需求 C.社会因素 D.群体规范
答案:C

6.在组织正式沟通形式中,最民主、最通畅的沟通形式是()
A.全通道式 B.环式 C.轮式 D.链式
答案:A

7.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
A.个体 B.群体 C.组织 D.班组
答案:A

8.成功的群体间工作绩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除了群体规范以外,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
A.竞争 B.协作 C.人际关系 D.个性差异
答案:C

9.在激励理论类型中,重点研究动机形成和行为目标选择的理论是()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C.过程型激励理论 D.综合型激励理论
答案:C

10.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
A.人生观 B.价值观 C.世界观 D.信仰
答案:B

11.一般而言,员工的出勤率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非线性关系 D.正比关系
答案:A

12.著名经济学家、诺奖获得者舒尔茨教授提出的理论是()
A.心理契约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 C.职业生涯理论 D.择业动机理论
答案:B

13.态度的构成成分包括()
A.认知、情感、行为倾向 B.认知、情绪、行为倾向 C.认知、行为倾向、调整 D.调整、价值体现、自我保护
答案:A

14.团队建设的途径包括____
A.角色途径、价值观途径、统一目标途径、员工认同途径 B.角色途径、价值观途径、任务导向途径、人际关系途径 C.角色途径、任务导向途径、统一目标途径、人际关系途径 D.价值观途径、统一目标途径、人际关系途径、员工认同途径
答案:B

15.价值观的特性是()
A.稳定性、可变性、差异性 B.稳定性、差异性、发展性 C.可变性、发展型、一贯性 D.发展型、一贯性、功能性
答案:A

16.在主题沟通策略中属于咨询性策略的是()
A.告知策略、说服策略 B.告知策略、征询策略 C.说服策略、征询策略 D.征询策略、参与策略
答案:D

17.在格林纳的五阶段企业成长模型中,为解决硬化的危机须做出的反应是()
A.分权 B.协调 C.合作 D.命令
答案:B

18.表达了员工对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的是____
A.工作满意度 B.组织承诺 C.工作涉入 D.组织认知
答案:B

19.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学家()
A.马斯洛 B.弗鲁姆 C.麦克里兰 D.亚当斯
答案:D

20.心理学家霍斯曼认为,任何群体行为都由四种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结果()
A.活动、规范、相互作用、思想情绪 B.活动、价值观、相互作用、组织文化 C.活动、规范、价值观、相互作用 D.规范、价值观、相互作用、思想情绪
答案:

A



21.跨文化管理企业的特性是()
A.价值观和信念的多元性 B.行为方式的冲突性 C.经营环境的复杂性 D.文化认同及融合的过程性 E.沟通过程的障碍性
答案:ABCD

22.下列关于组织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组织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 B.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 C.拥有不断创新的理念是构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D.组织文化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理念,而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内容与基础 E.组织文化保障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答案:ABCDE

23.在运用归因理论观察某一个体行为进行判断时,决定取决于几个因素分别是____
A.区别性 B.连续性 C.一贯性 D.一致性 E.稳定性
答案:ACD

24.领导行为是一种动态活动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A.示范性 B.暗示性 C.激励性 D.互动性 E.环境适应性
答案:ABCD

25.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使用合作策略来处理冲突效果较好?____
A.当发现冲突双方都十分重要并且不能进行妥协或折衷时 B.当处理者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时 C.当处理者需要融合不同人的不同观点时 D.当处理者需要把各方意见合并到一起而达到承诺时 E.当发现问题解决后带来的潜在破坏性将超过它能获得的利益时
答案:ABCD

26.途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他能激励下属达成目标并在其工作中得到满足的能力,为此,领导者应该做到____
A.对下属阐明组织目标与任务 B.对下属阐明工作任务的要求 C.引导职工达到目标 D.帮助职工扫清达到目标的障碍 E.帮助职工建立工作目标
答案:ABCDE

27.沟通是组织中一项重要的职能,其功能表现为:()
A.控制功能 B.情绪表达功能 C.激励功能 D.导向功能 E.信息功能
答案:ABCE

28.权力的来源有()
A.法定权 B.奖赏权 C.强制权 D.专家权 E.感召权
答案:ABCDE

29.情绪的功能包括____
A.动机功能 B.调控功能 C.应激功能 D.信号功能 E.健康功能
答案:ABDE

30.人格差异主要表现为()
A.情绪差异 B.认知方式差异 C.气质差异 D.态度差异 E.性格差异
答案:BCE

31.在群体中,成员之间存在经常性的信息、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成员之间在心理上相互认同,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利益上相互认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2.赫茨伯格的调查发现,使员工感到极端满意的因素有与主管的关系。()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33.整体的观点强调组织行为学是从整体的人、整体的群体、整体的组织和整体的社会系统出发,来看待人与组织的关系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4.新结合包括新产品、新生产方法、开拓新市场、利用新资源以及经济部门的重新组合。()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5.背景原理说明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36.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37.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教授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38.自然实验也称现场实验,这是利用现存的机构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因素和条件,验证某项假设,或检验某项改革合理办法所产生的效果而采用的方法。()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9.作用于个体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0.群体成员有其共同的目标。()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1.个体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如解决问题方法和行为模式,对一些重大问题的价值观念都影响着个性的形成。()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2.激励本是心理学的概念,从词义上看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即激发和鼓励人们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3.共同的追求或目标反映了个体追求的方向,且只有依靠群体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实现。()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4.结构包括的变量包括任务的专门化程度、管辖范围的清晰度、领导风格、群体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员工与目标之间的匹配性、奖励机制等。()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5.目标在团队整合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价值,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和协调因素。()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6.所有的任务型群体都是命令型群体。()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47.在工作选择方面,高自我监控的人则选择与其自身个性特征相吻合的工作。()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48.人们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以便产生清晰的知觉,这就是知觉选择。()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9.信息监控使管理者获得了大量关于员工工作内容的信息,包括工作本身的信息及员工在工作场所的信息,对这些信息本身的使用存在很多争议。()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50.心理学家米切尔将个性定义为:“体现个体对其自下而上环境特殊适应性的心理和情绪等行为方式。”()
A.正确 B.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