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习电脑知识

个人学习电脑知识

福师大《统计学》20秋在线作业一答卷
2024-04-24

福师大《统计学》20秋在线作业一答卷

1.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分组的统计方法是()。
A.品质标志分组 B.复合标志分组 C.混合标志分组 D.数量标志分组
答案:B

2.加权算术平均数不但受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且也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因此()。
A.当标志值比较小而次数较多时,对平均数没有影响 B.当标志值比较大而次数较少时,对平均数没有影响 C.当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相等时,对平均数没有影响 D.当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多时,对平均数没有影响
答案:C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
A.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 C.时期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 D.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E.时期指标和总体单位总量
答案:D

4.总体中出现次数的最多的标志值称为()。
A.组中值 B.众数 C.中位数 D.平均数
答案:B

5.将现象按照品质标志分组时,就形成()。
A.数量数列 B.品质数列 C.变量数列 D.平均数列
答案:B

6.主张不论是数量指标指数还是质量指标指数都应采用基期同度量因素,这属于()。
A.拉氏指数 B.派氏指数 C.理想公式 D.不变价格指数 E.成本计划完成指数
答案:A

7.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形式,称为()
A.分层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整群抽样 D.等距抽样
答案:D

8.连续性变量在编制数列时,适宜采用()。
A.组距数列 B.单值数列 C.品质数列 D.数量数列
答案:A

9.如果总体单位可以合计在一起,此总体称为()。
A.不可加总体 B.可加总体 C.有限总体 D.无限总体
答案:B

10.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的基数前提是()。
A.社会现象的同质性 B.社会现象的差异性 C.社会现象的客观性 D.社会现象的大量性
答案:A

11.上海市人口的出生强度属于()。
A.结构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答案:D

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为()。
A.自然现象的数量特征 B.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 C.自然和社会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及关系 D.一切社会关系
答案:C

13.下面哪一个是品质标志()。
A.所有制 B.收入水平 C.考试分数 D.年龄
答案:A

14.成本计划完成指数中,同度量因素是()。
A.计划单价 B.实际单价 C.计划产量 D.实际产量
答案:C

15.职工人数是()。
A.时点指标,总量指标 B.时点指标,平均指标 C.时期指标,总量指标 D.时期指标,平均指标
答案:A

16.某银行储蓄存款余额2000年2月末已突破100亿元,这是()。
A.时点指标 B.时期指标 C.总体总量 D.比例相对指标 E.平均指标
答案:A

17.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数列发展水平之差 B.数列发展水平之比 C.绝对增长量和发展速度之比 D.绝对增长量同基期水平之比
答案:D

18.以下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年龄 B.产量 C.性别 D.建筑面积
答案:C

19.编制统计指数的主要目的是()。
A.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变动的长期趋势 B.进行因素分析 C.反映有关指数之间的经济联系 D.综合反映多种不同事物在数量上的总变动
答案:D

20.统计调查各大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其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
A.产值数 B.产值总和 C.国有工业企业 D.生产企业
答案:C

21.某省2000年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面达46.3%,这是()。
A.总量指标 B.时点指标 C.时期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E.平均指标
答案:D

22.某人月工资900元,“工资”是()。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答案:A

23.把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数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统计数列,这是()。
A.统计数列 B.时间数列 C.时点数列 D.时期数列
答案:B

2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取决于()。
A.权数本身数值的大小 B.标志值本身数值的大小 C.权数是否相同 D.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
答案:D

25.一数列,直接利用未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和先分组再计算算术平均数,二者的结果()。
A.一致 B.不一致 C.某些情况下一致 D.多数情况下一致
答案:C

26.某种材料上月末库存量和本月末库存量两个指标()。
A.都是时期指标 B.都是时点指标 C.一个是时期指标,一个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E.都是相对指标
答案:B

27.每个总体单位都具有不变标志与可变标志。如:2000年末某市职工总体中有工业职工180万人,则不变标志是()。
A.职工 B.该市的职工 C.工业部门 D.职工年龄
答案:B

28.总体各单位中标志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为()。
A.组距 B.组中值 C.全距 D.平均值
答案:C

29.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为()。
A.一致性 B.目的性 C.同质性 D.相关性
答案:C

30.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公式的场合是()。
A.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 B.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 C.抽样单位数目很小时 D.抽样单位数目很大时
答案:A

31.统计报表制度采用的是()为主要特征的调查方法。
A.随机形式 B.报告形式 C.抽样形式 D.审核形式
答案:B

32.抽样总体单位也可称为()。
A.样本 B.单位样本数 C.样本单位 D.总体单位
答案:C

33.总体分布具有集中趋势是()。
A.次数密集 B.大多数变量值分布在平均数周围 C.次数和变量值容易收集 D.总体具有均匀分布状态
答案:B

34.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为()。
A.一致性 B.目的性 C.同质性 D.相关性
答案:C

35.在国营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营工业企业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项目
答案:B

36.在统计工作中,可以利用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相关经济指标,包括()。
A.预期最末水平 B.预测时间 C.预测基期水平 D.计算翻番速度
答案:ABD

37.统计指标根据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A.数量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E.质量指标
答案:BCD

38.标志通常可以分为()。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质量标志 D.性质标志
答案:AB

39.平均指数按所使用的权数不同,可以分为()。
A.综合指数变形权数的平均指数 B.固定权数的平均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答案:AB

40.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中,正确的是()。
A.分析的对象可以是简单现象也可以是复杂现象 B.简单现象中,总量指标直接表现为两个因素指标的乘积 C.复杂现象中,对象指数表现为两个因素指标乘积之和 D.总量指标的变动可以从总体单位数和总平均水平两个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
答案:AD

41.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为数值,称“变量值”。()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42.没有总体单位,总体也就不存在﹔没有总体,也就无法确定总体单位。()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43.质量指标指数反映现象总体的规模和水平的变动状况,如产量指数,职工人数指数等。()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44.正相关和负相关是根据相关关系的方向划分的。()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45.调查项目又称调查纲要,就是调查中依附于调查单位的基本标志,它包括由质量标志和数量标志所构成的标志体系。()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46.任何一个统计总体都可以采用许多分组标志分组。()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47.从研究对象上看,数理统计学是研究纯随机现象的,因而是数学的一个分支,而社会经济现象是纯随机现象。()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48.总量指标指数体系的编制,首先应从经济分析入手,确定某社会经济总体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再进一步测定各个因素变动对该总体变动的影响程度。()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49.统计学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50.一项统计工作大体上可划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等环节。()
A.错误 B.正确
答案:B